在丝网印刷过程中,几乎所有工序都可以在放大镜的检视之下得到改进,这要归因于胶片、网布、网版、感光胶或者印刷品在放大后就会使微小的瑕疵展露无遗。由于某种原因,在丝网印刷中使用放大镜会被视为匪夷所思的行为,就像在说印花工极端吹毛求疵一样。然而事实远非如此,用放大镜定期检查印刷过程和印刷品的工人将能纠正难以用肉眼检测出的错误。
当使用放大镜检视网印过程时,要记住以下几个重要的问题:对你要看什么心知肚明;知道如何调整或改进现有的工艺;明确改变将产生的效果。如果你还不清楚什么才是高质量的网版,那么对已曝光的网版进行近放大检查毫无意义。理解你要看什么,这需要进行训练并掌握故障查找方法,不过学会如何印花工序所付出的努力将在多个方面得到回报。其中复制精度提高,设置成本下降,印刷过程变得顺畅不过是可以列举的几个益处。对于希望在解决印刷难题方面上一个台阶,可以开始处理更高难度的图像、更高加网线数的半色调、更高丝网目数印刷的印花工来说,注意细节尤其有帮助。
迈出检视印刷过程的第一步,最容易的方法是从起点开始,经过复制过程,直到印制成品。在每一个阶段,图像被放大后就可以找到需要处理的部分,也可以看到做得好的地方。在一些情况中,将变得显而易见的是:必须改变整个网印过程,而新设备或方法才是答案所在。即使如此,如果不可能立即更换设备,那么知道存在哪些变量以及什么原因导致故障发生始终是一个上策。接着,在不久的将来计划出一个时间加以解决。
遵循与设计图在生产过程中流经的相同顺序检查网印过程。放大检查的焦点是胶片、空白的网布、涂布后的网布、曝光后的网版和最终印品,以便了解一个问题是如何传递到另一个环节而混合在一起,最终导致出现重大的印刷故障。这类放大检查所需的简单设备正是你通常可以向网布或网印供应商免费索取的放大镜。一般来书10倍的放大镜就足矣,当然对于在扁平材料上印刷以及采用比标准成衣印花更高分辨率的印花工来说则需要更高倍率的放大镜。
在网印过程中,胶片是需要检查的最为关键的环节,这是因为网版和印品绝不可能比通过原稿正片获取和转移的细节更加丰富。检查胶片需要做的主要事项是理解你要看什么,什么情况可能是问题。创建一个将用来出片的简单文件,它包含多种边缘质量以及几种加网线数,如图1所示。这样做的原因是:一件随意产生的原稿不可能具有适合的阶调范围,以便依照设计图清晰地显示网点。
可用放大镜清晰看到的最大的胶片问题是边缘质量和不透明度。这些问题会比较棘手,原因在于它们会直接影响曝光,表现为网版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在出片阶段就找出故障,然后在油墨被印刷到成衣上之前就加以纠正。
胶片的边缘质量问题可以显示出片几个方面的问题。此外,数字源文件应经过检查被消除作为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一点很重要。
基于灰度值生成网点的栅格图像处理器始终不会出问题,这样的假定是危险的。一些备受青睐,用来生成网印胶片的栅格图像处理器甚至可能会损害或降低网点的质量。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是用放大镜观察几种不同的网点百分比。
观察胶片的不透明度本来并不需要放大镜,这是因为通过将正片与其它胶片叠加,看看是否可以透过上面的胶片看到下面的胶片,就能够判断出胶片上最黑的区域是否真的不透明。
在涂布之前检查网布
当询问印花工是否用放大镜检查了已绷紧但未涂布的网布时,他们或许会显得困惑不解。印花工可能认为“还没有涂胶的网布怎么可能会有问题呢”。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印花工在涂胶之前检查网布。最常见的检查项目是线径对比开孔率,网布脏污和编织角度。
线径对比开孔率网布的开孔率是一个百分比数值,表示网孔面积占网布面积的百分比。通常在1平方米的网布上计算网布的开孔率。取决于丝网目数、线径和绷网张力,网布的开孔率千差万别。一个张紧不佳、线径大、目数低的网布所具有的开孔率远小于网布厚度(图4),从而显著影响印刷过程。尽管你可能使用了一块86目/英寸的网布印刷,但透过网版的墨量却远小于标准值,大量的油墨滞留在网线的叠加部分,或者因刮墨而回到网版中。在张力不够、线径大、丝网目数低的综合作用下,可能会产生远小于网布厚度的开孔率。
检查已涂胶的网版
已涂胶的网版在曝光之前,使用放大镜观察时要注意几个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是感光胶包覆在网布周围的情况以及感光胶的表面状况。
检查已曝光网版
用放大镜检查已曝光网版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察感光胶的边缘是否合格。如果胶片是非常清晰和不透明的正片,那么当网版出现问题时,就可将之迅速锁定在曝光或冲洗环节。曝光问题既可以是曝光过度,也可以是曝光不足。曝光过度通常表现为网点上有轻微剥落的部分,而曝光不足看起来就像网点可能要脱落或者网点模糊。
即使轻微变形的网点也可能在大批量印刷过程中导致网点扩大,因而水平高的印花工有时会观察版膜对于保持真实网点形状的情况。感光胶越清晰,印刷过程就越顺畅。